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电化学CO2还原反应

表面增强拉曼光谱(SERS)是具有极高表面检测灵敏度的振动光谱技术,特别是在某些金属体系中,其增强因子高达十余个数量级,具有与荧光光谱技术相媲美的单分子检测水平。虽然表面增强拉曼散射(SERS)效应被发现至今已有三十余年,SERS 仍未发展成为人们普遍期待的、可广泛应用于表面科学、电化学、催化化学等领域的分析技术。其主要原因是SERS效应的强弱不仅取决于金属的性质,还与其纳米结构的尺寸、形状和间距密切相关,仅有极少数金属(如Ag、Au和Cu等)的纳米级粗糙表面或者它们的纳米结构(如纳米粒子)才具有极高的SERS效应。长期以来,由于基底材料和表面形貌的普适性很差,极大地限制了SERS效应在各类材料和体系以及各种原子级光滑表面上的实际应用。由于 SERS在分析科学、表面科学和纳米科学方面具有的奇异现象和独特优势,人们一直在追求对于SERS现象的全面认知和突破SERS现存的局限。

电化学CO2还原反应(CO2 reduction reaction, CO2RR)是解决全球能源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,通过可再生电能转为高能量密度的化学能存储可有效缓解能源危机,对实现“碳达峰”和“碳中和”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。但受限于CO2电还原缓慢的反应动力学和复杂的反应路径及产物等因素,CO2RR转化效率和选择性还不足,而了解CO2RR反应机理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。由于CO2RR涉及到多步反应路径,反应中间物种构型复杂,反应产物多样化,其机理研究极富挑战。围绕CO2RR机理研究,通过原位电化学拉曼光谱技术分别系统地研究了金属电极表面的CO2RR和单晶界面水,原位监测活性中间物种、C2产物途径的关键中间体,揭示质子供体界面水分子构型与晶面结构和电位的内在关联。最后结合理论计算,阐释CO2RR的C2反应路径机理,对高效电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有指导意义。

利用原位电化学拉曼光谱获得Cu单晶电极表面的CO2RR过程中的反应中间物种*CO2-、*COOH、*CO和Cu-C的光谱特征峰,以及C2路径反应的关键中间物种*OCCO和*CH2CHO的直接光谱证据,根据氘代同位素和13CO2同位素取代实验以及一系列的对照验证实验和DFT模拟计算确定了上述中间物种在Cu电极表面的具体吸附构型。结合理论计算分析确认,Cu单晶电极表面的CO2RR过程首先为CO2分子活化为C原子端吸附的*CO2-,然后在*CO2-的O原子端加质子生成*COOH,进一步质子化*COOH的O-O键断裂形成吸附态的*CO和H2O分子,后续的还原过程分化为C1和C2反应路径,*CO耦合生成*OCCO,继而得质子电子产生*CH2CHO中间物种,该中间体的生成是C2H4和CH3CH2OH产物的重要中间反应过程。此外,基于原位拉曼光谱实验,确认可以通过调控不同晶面结构或调控 KHCO3 的浓度来调控CO2还原为C2产物,为设计和制备高活性和特定选择性的催化剂提出具体的方案。

  (供稿:崔春雨)